![]() |
外型尺寸 | 10*9.3 |
品牌 | 耀禹 |
货号 | 1 |
用途 | 河道 |
型号 | GZM |
制造商 | 耀禹 |
是否进口 | 否 |
一、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(包括拦污栅,下同)制造和安装质量,制定本规范。
二、 本规范规定了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和安装及验收的技术求
三、 本规范适用于大、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的制造和安装及验收,小型水利水电工 程亦可参照执行。如有特殊情况或要求,由设计单位提出补充要求。
1 工程质量评定与验收,除本规范。
2 引用标准
GB 700 碳素结构钢
GB 1591 低合金结构钢
GB 699 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
GB 4237 不锈钢热轧钢板
GB 11352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
GB 5680 高锰钢铸件技术条件
GB 3274 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技术条件
GB 5117 碳钢焊条
、 GB 5118 低合金钢焊条
GB 983 不锈钢焊条
GB1 300 焊接用钢丝
GB 5293 碳素钢埋弧焊用焊剂
GB 12470 低合金钢埋弧焊用焊剂
GB 8110 二氧化碳气体?;ず赣酶趾杆?/span>
SL 36 水工金属结构焊接通用技术条件
GB 985 气焊、手工电弧焊及气体?;ず负阜炱驴诘幕拘问接氤叽?/span>
GB 986 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
GB 46751 焊接性试验 斜Y型坡口焊接裂纹试验方法
GB 46753 焊接性试验T型接头焊接裂纹试验方法
GB 2649~2654 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方法
ZBJ 74003 压力容器用钢板超声波探伤
GB3323 钢熔化焊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
GB 11345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的分级
GB 3965 钢制压力容器磁粉探伤
GB1 50 《钢制压力容器》附录H《钢制压力容器渗透探伤》
GB/T1231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、大六角螺母、垫圈技术条件
GB 3633 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技术条件
GB 8923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
GB 9793 热喷涂锌及锌合金涂层
GB 9794 热喷涂锌及锌合金涂层试验方法
GB 9795 热喷涂铝及铝合金涂层
GB 9796 热喷涂铝及铝合金涂层试验方法
Q/ZB 71 锻件通用技术条件
GB 6414 铸件尺寸公差
GB 1800~1804 公差与配合
GBll82~1184 形状与位置公差
DL 5017 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
SDJ13 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

一般规定
3.1 技术资料
3.1.1 闸门制造前,应具备下列资料:
(1)设计图样和技术文件,设计图样包括总图、装配图及零件图。
(2)主要钢材、焊材及防腐材料质量证书。
(3)标准件和非标准协作件质量证书。
3.1.2 闸门安装前应具备下列资料:
(1)设计图样和技术文件,设计图样包括总图、装配图、零件图、水工建筑物图及闸门与启闭 系图。
(2)闸门出厂合格证。
(3)闸门制造验收资料和质量证书。
(4)发货清单。
(5)安装用控制点位置图。
3.1.3 闸门制造与安装必须按设计图样和有关技术文件进行,如有修改应有设计修改通知书。
3.2 材料
3.2.1 闸门使用的钢材必须符合图样规定,其性能应符合附录 A中的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,并应具有出厂质量证书。如无质量证书或钢号不清应予复验,复验合格方可使用。
3.2.2 钢板如需超声波探伤,则应按 ZBJ 740O3《压力容器用钢板超声波探伤》标准执行。
碳素钢应符合该标准规定的Ⅳ级要求;低合金钢应符合Ⅲ级要求。
3.2.3 焊接材料(焊条、焊丝、焊剂)必须具有出厂质量证书。焊条的
化学成分、机械性能和扩散氢含量等各项指标,应符合GB5117《碳钢焊条》或GB 5118《低合金钢焊条》的规定;焊剂应符合GB 5293《碳素钢埋弧焊用焊剂》或GB 12470《低合金钢埋弧焊剂》的规定; 焊丝应符合GB 8110《二氧化碳气体?;ず赣酶趾杆俊坊騁B 1300《焊接用钢丝》的规定。
3.3 基准点和测量工具
3.3.1 闸门制造、安装所用的钢尺和测量仪器的精度必须达到下述规定:
(1)精度为万分之一的钢卷尺。
(2)J2型经纬仪。
(3)S3型水准仪。
闸门制造与安装所用量具和仪器应定期由法定*予以检定。
3.3.2 用于测量高程和安装轴线的基准点及安装用的控制点均应明显、牢固和便于使用。
3.4 标志、包装、运输
3.4. 1 闸门经总拼装后,应由工厂质检部门及建设单位共同验收,核对发货清单后,才具备包装及发运条件。
3. 4.2 闸门应有标志,标志内容必须包括:
(1)制造厂名。
(2)产品名称。
(3)产品型号或主要技术参数。
(4)制造日期。
3.4.3 闸门应标出明显编号,其埋件及附件应绑扎成捆或成套装箱。
3.4. 4 闸门运输吊装时,标出构件重心位置,并应采取措施,防止构件损坏和变形。闸门及埋件的加工面应妥善防护以免碰伤与锈蚀。
4.2 焊工资格4.2.1 从事闸门一、二类焊缝焊接的焊工必须持有有效期内的劳动人事部门签发的锅炉、压力容器焊工考试合格证书或者通过电力工业部、*签发的水工钢结构焊工考试合格证书。
4. 2.2 焊工焊接的钢材种类、焊接方法和焊接位置等,均应与焊工本人考试合格的项目相符。
4. 3 焊接的基本规定
4.3.1 焊缝按其重要性分为三类。
一类焊缝:
(1)闸门主梁、边梁、支臂的腹板及翼缘板的对接焊缝。
(2)闸门吊耳板、吊杆的对接焊缝。
(3)闸门主梁与边梁腹板连接的角焊缝及翼缘板连接的对接焊缝。
(4)转向吊杆的组合焊缝及角焊缝。
(5)拦污栅吊耳板和吊杆的对接焊缝。
二类焊缝:
(1)闸门面板的对接焊缝。
(2)拦污栅主梁的腹板、翼缘板对接焊缝。
(3)闸门主梁、边梁、支臂的翼缘板与腹板的组合焊缝及冷焊缝。
(4)闸门吊耳板与门叶的组合焊缝及角焊缝。
(5)主梁、边梁与门叶面板的组合焊缝及冷焊缝。
(6)支臂与连接板的组合焊缝及角焊缝。
三类焊缝:
不属于一、二类焊缝的其他焊缝,都为三类焊缝(设计有特殊要求者例外人
4. 3.2 焊接闸门各类焊缝所选用焊条、焊丝、焊剂应与所施焊的钢种相匹配,选用时可照表4.3.2规定。
4. 3.3 异种钢材焊接时,焊接材料按强度低的钢材选用或按图纸规定;焊接工艺按强度高的钢材选用。
4.3.4 闸门焊接时,如遇有风速超过10m/s的大风和雨天、雪天以及环境温度在-5℃以下,相对湿度大于90%时,焊接处应有可靠的防护屏障和保温措施,否则禁止施焊。
4. 3. 5 闸门组装完毕,经检查合格,方可施焊。施焊前,应将坡口及其两侧10~20mm范围内的铁锈、熔渣、油垢、水流等清除干净。

表面预处理
7.1.1 预处理前,应将闸门表面整修完毕,并将金属表面铁锈、氧化皮、油污、焊渣、灰尘、水分等污物清除干净。7.1.2 表面预处理应采用喷射或抛射除锈,所用磨料表面应清洁干净。喷射用的压缩空气应经过滤,除去油、水。
7.1.3 闸门表面除锈等级应符合GB8923《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》中规定的Sa2 级,使用照片目视对照评定。GB8923标准中的各除锈等级要求见附录F。除锈后,表面粗糙度数值应达到40~70μm,用表面粗糙度检测量具或比较样块检测。
7. 1.4 闸门埋件的表面,其埋入混凝土一侧除锈等级制造厂内可按GB8923中规定的Sal级,除锈后涂刷苛性钠水泥浆。在安装前除去表面氧化皮后埋入混凝土内,埋件的迎水面仍按Sa2 级除锈等级进行。
7.1.5 闸门除锈后,应用干燥的压缩空气吹净。涂装涂层前,如发现钢材表面出现污染或返锈,应重新处理到原除锈等级。
7. 2 表面涂装
7.2.1 除锈后,钢材表面应尽快涂装底漆,在潮湿天气应在4h内涂装完毕;如在晴天和较好的天气条件下, 长也不应超过12h。
7.2.2 涂装的涂料应符合图纸规定,涂装层数,每层厚度,逐层涂装间隔时间,涂料配制方法和涂装注意事项,应按设计文件或涂料生产厂家的说明书规定执行。
7.2.3 闸门拼装后如不立即焊接,应在焊缝处各侧5Omm范围内,涂装焊接时不会对焊缝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的车间底漆,以免坡口生锈。焊接后,对焊缝区进行二次除锈,用人工涂刷或小型高压喷漆机喷涂涂料,达到规定厚度。
7.2.4 闸门出厂前应涂底漆,面漆宜在安装后完成,至于安装焊缝两侧1OO~2O0mm范围内,也应留待安装后徐装。如采用金属喷镀,则除安装焊缝两侧外,宜全部在出厂前完成。
7. 2.5 在下述施工条件下不得进行涂装:
(1)空气相对湿度超过85%。
(2)施工现场环境温度低于10℃。
8.2 铸钢件和锻件
8.2.1 铸钢件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等技术要求、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,应分别符合GB11352 《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》或GB5680 《高锰钢铸件技术条件》的规定。8.2.2 铸钢件的尺寸公差,应符合 GB6414《铸件尺寸公差》的规定。8.2.3 铸造碳钢件应经退火或正火处理,高锰钢铸件必须经水韧处理。
8.2.4 铸钢轨道不得有裂纹,当有下列缺陷,但经焊补后不影响使用性能者,允许焊补处理:
(1)承压加工面上有扎眼等缺陷,其单个面积不大于3cm2,深度不超过该处壁厚的1/10,且在同一横向表面上或每1O0cm2的面积上不超过一处,总面积不大于所在面积的2%。但如轨道需经调质。淬火等热处理的,则凡在滚轮接触范围内的缺陷,均不得焊补。
(2)轨道上的少量发裂。
(3)非承压加工面上有孔眼等缺陷,其单个面积不大于5cm2,深度不超过该处壁厚的1/5,且在每100cm2的面积上不超过一处。
(4)非加工面上有孔眼等缺陷,其单个面积不大于8cm2,深度不超过该处壁厚的1/5,总面积不大于所在面积的5%。
8.2.5 铸钢滚轮的踏面和轮毂,均不得有裂纹。当有下列缺陷,但经焊补后不影响使用性能者,允许焊补处理。
(1)滚轮踏面有少量发裂或有扎眼等缺陷,缺陷的单个面积不大于3cm2,深度不超过轮缘厚度的1/10且在同一横向表面上或每1O0cm2的面积上不超过一处,总面积不大于所在面积的2%。但滚轮如需经调质、淬火等热处理的,其踏面不得焊补。
(2)滚轮非承压加工面有扎眼等缺陷,缺陷单个面积不大于5cm2,深度不超过该处壁厚的1/5,且在每100cm2的面积上不超过一处。
(3)轮毂两端有少量发裂或有孔眼等缺陷,缺陷深度不超过轮毂宽度的1/15,长度不超过轮毂周长的1/8,宽度不超过轮毂壁厚的1/3。
(4)辐扳两侧距离板孔边缘20mm以外处有孔眼等缺陷,其直径不大于10mm,深度不超过辐板厚度的1/2。
(5)轴孔有孔眼等缺陷,其单个面积不大于2cm2,深度不超过该处壁厚的1/10,且在每100cm2的面积上不超过一处。
8.2.6 铸钢滑道夹槽底面与侧面的转角处不得有裂纹和缩松等缺陷。其他部位如有孔眼等缺陷,其单个面积不大于3cm2,深度不超过该处壁厚的1/5,总面积不大于所在面积的3%,且经焊补后不影响使用性能者,允许焊补处理。
8.2.7 铸钢支铰(的辐板根部和锥形铰根部转角处,以及承压加工面,均不得有裂纹和缩孔。当有下列缺陷,但经焊补后不影响使用性能者,允许焊补处理。
(1)承压加工面有孔眼等缺陷,其单个面积不大于5cm2,深度不超过该处壁厚的1/10,且总面积不大于所在面积的3%。
(2)轴孔有孔眼等缺陷,其单个面积不大于2cm2,深度不超过该处壁厚的1/10,且总面积不大于所在面积的3%。
且每段长度不超过100mm,累计长度不超过全长的5%。
9.5 闸门试验9.5.1 闸门安装好后,应在无水情况下作全行程启闭试验。试验前应检查自动挂脱梁挂钩脱钩是否灵活可靠;充水阀在行程范围内的升降是否自如,在 低位置时止水是否严密;同时还须清除门叶上和门槽内所有杂物
并检查吊杆的连接情况。启闭时,应在止水橡皮处浇水润滑。有条件时,工作闸门应作动水启闭试验。
9.5.2 闸门启闭过程中应检查滚轮、支铰及顶、底枢等转动部位运行情况,闸门升降或旋转过程有无卡阻,启闭设备左右两侧是否同步,止水橡皮有无损伤。
9.5.3 闸门全部处于工作部位后,应用灯光或其他方法检查止水橡皮的压缩程度,不应有透亮或有间隙。如闸门为上游止水,则应在支承装置和轨道接触后检查。
9.5.4 闸门在承受设计水头的压力时,通过任意1m长止水橡皮范围内漏水量不应超过0.1L/s。
10 拦污栅制造和安装
10.1 拦污栅制造
10.1.1 拦污栅埋件制造的允许偏差,应符合表10.1.1的规定。
10.1.2 拦污栅单个构件制造的允许偏差,应符合表8.l.7的规定。
10.1.3 拦污栅栅体制造的公差与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:
(1)栅体宽度和高度的允许偏差为±8.0mm。
(2)栅体厚度的允许偏差为±4.0mm。
(3)栅体对角线相对差应不大于6.0mm;其扭曲应不大于4.0mm。
(4)各栅条应互相平行,其间距允许偏差为设计间距的±5%。
(5)栅体的吊耳孔中心线的距离允许偏差为±4.0mm,当拦污栅与检修门共用启闭设备时,则应符合第8.4.11条的规定。
(6)栅体的滚轮或滑道支承应在同一平面内,其工作面的平面度公差应不大于4.0mm。
(7)滑块或滚轮跨度允许偏差为±6.0mm,同侧滚轮或滑道支承的中心线允许偏差为±3.0mm。
(8)两边架下端的承压板应在同一平面内,其平面度公差应不大于3.0mm。

1、闸门制作 闸门制造及组装方案根据工程技术文件及图纸所示
① 施工前,按施工详图和技术规范要求,编制好制造工序流程
②闸门制造工序流程如图 放样 → 划料 → 面板拼接 → 顶底梁位置固定 → 一边梁固定 → 主梁下翼板腹板固定 → 另一边梁固定 → 主梁上翼板固定 → B—B剖面纵梁--点焊 → C—C剖面纵梁--点焊 → 次横梁固定 → 吊座焊接 → 加强
点焊 → 背格对称焊接 → 闸门分块翻身 → 面板及背格全方位焊接
2、闸门制作工序流程
⑴、原材料 ①、按施工图纸所标注的材料型号、规格尺寸组织原材料,其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及其它技术性能,保证符合现行有关标准和部颁标准,并附有出厂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和合格证, 我公司质检科按图纸要求对各种材料进行复查,报
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方可施工。 ②、对各种板材及型钢复检合格,进行平直矫正预处理后,堆放整齐依顺序及工艺流程领料 放样和下料。
⑵、门叶放样下料、矫正 ①、按图纸结构制作工艺及工序流程,进行放样,放足一、二类焊缝部件周边刨坡口余量及整体焊接矫正收缩余量,做样板,然后转下道工序划线下料。放样中注意为分块运输而在闸门宽度方向布设的两条纵缝的位置,纵缝所经的面板、主梁、次梁等应错开,且错开均不小 于20CM。 ②、横梁翼板、纵梁翼板工字钢梁、边梁翼板下料后,矫正平直放翼板与腹板拼装中心线。 ③、横梁腹板、边梁腹板、纵梁腹板、吊点板下料后,矫正平直,转下道工序。 ④、小横梁型钢加强筋板等部件下料矫正平直,(按施工图需要加工的部件进行外金加工)。 ⑤、面板及反向翼板下料按拼接工艺进行配料,面板拼接缝与其它任何拼装焊缝,错开不小 于200毫米,放足对接坡口、对接后整体角方余量,转下道工序。 ⑥、以上材料件,经检查合格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后,转下道工序拼装。
⑶、门叶拼装、焊接和矫正 ①、面板及反向翼板拼焊根据施工图,依顺序进行拼接,用手工焊进行点焊,然后用水准仪 进行面板操平,检验合格后施放各梁格拼装控制线,留足后接方余量。 ②、在面板上将各梁的位置放样,然后将顶底梁点焊在面板上,将另一边梁的腹板与翼板点焊,将主梁下翼板及腹板点焊固定在面板上与顶、底及一边梁联成一整体,将另一边梁腹板、 翼板、主梁翼板点焊固定,形成一整体框架,进行闸门尺寸矫正,水准仪操平。 ③、将纵梁、次横梁依次点焊到面板与大梁框架上。 ④、将各加强板固定操平。 ⑤、所有零件拼装好后,再进行加强点焊,然后用对称焊及分段退步焊将大梁背格及所有焊缝进行焊接,焊接过程根据闸门变形情况及时调正焊缝位置及焊高,用加热方法进行变形矫 正,然后分块翻身,将所有未完成焊缝焊接 ⑥、所有部件制作结束后,对部件外形几何尺寸及平直度,焊缝外观和无损探伤,质检人员 按DL/T5018规范标准检查合格,并做好检测记录。 ⑦、焊工持证上岗,严格按照焊缝工艺及规范进行焊接,焊接检验人员现场跟踪按工艺规范检查,门叶焊缝全部焊好后,由专职检验人员按规范对门叶各类焊缝外观进行检查和无损探 伤检查,并满足DL/T5018规范标准要求,做好各类焊缝检测资料备查。 ⑧、焊接矫平后,装侧、底止水封压板,以门叶中心放侧止水螺孔中心线,再以门叶底缘放底止水螺孔中心线,并打上洋冲,用摇臂钻床或磁铁钻钻孔。质检部门专职检验人员对门体结构全面按图纸及规范DL/T5018有关条款要求检查合格,做好终检测资料,方可进行防腐工作。

